随着各派脉学大家相继出现,脉诊的普及化,中医脉学开始进入巅峰时期,而你是否赶上了这趟列车呢?

 

如果还没有,就赶紧搭上这一趟车~

 

接下来小编就带你去了解系统辨证脉学~

 

中医脉学起源于两千五百年以前,有关脉学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及《八十一难经》

 

在这两部经典著作中,有关脉学的论述颇多,当中包括了运用脉诊来诊断疾病的性质、轻重及预后,并能够根据脉象的异常变化来区别和五脏六腑的病变。

 

同时,在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中记载了许多脉诊的方法及部位,包括了三部九候,人迎脉口诊法,寸口诊法等等。

 

《史记》曰:“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扁鹊对脉学的贡献很大,可惜无专书流传后世。

 

西晋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是我国传世的第一部脉学专著,他整理了历代名医的脉法精华,并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和实践心得,将脉学的种类分析归纳为24种,书中确立了诊脉独取寸口,即寸、关、尺三个诊脉部位,为中医脉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后汉张仲景的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各篇章标题均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为篇首,说明张仲景的辨证论治是以脉诊作为主要依据的

 

此外,唐代的孙思邈、明代的李时珍,清代的周学海,在脉学方面也有所创新。

 

尤其是明代李时珍著有《濒湖脉学》,此书以歌括形式编写而成,文字通俗,易学易懂,便于记诵。

 

 

总之,中医的脉学起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及《难经》,发展于《脉经》,普及于《濒湖脉学》。

 

随着中西医的汇通与时代的进步,系统辨证脉学利用科技研究脉象,突破了传统脉学的发展,除了可用于中医辨证论治,还可推测西医疾病,为患者提高了更好的医疗服务。

 

系统辨证脉学创始人齐向华教授自述在研究脉学的过程中,发现了传统脉学的不足,他在延续传统脉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并融入了科学、西医学、哲学等知识,创立了更贴近于现代的脉法即系统辨证脉学。

 

 

系统辨证脉学以25对脉象要素为最小单元,这25对要素是遵循《难经》所说的“脉有太过与不及”及张仲景所说的“脉当取太过与不及”,从脉搏的各种生理表现“太过”“不及”重新认识脉象的各种脉博“形变”、脉波“波动”和血液“运行、质地”等信息。

 

与传统脉学相比,其优势在于创造性地形成 25 对涵盖脉搏波和固有物理属性如时间、空间、压力、粘度和温度等多维信息的基本信息单位。

 

每一对要素都是两极化的,例如浮沉是一对要素,说明脉所在位置的深浅。

 

 

下面与大家详细说明系统辨证脉学通过什么方式补充与完善传统脉学的不足

 

脉象的描述方法

 

齐教授在脉学中融入了血管生理学、血流动力学等知识,因此描述每一对要素结合这些知识直接明了,符合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并且这些都是人体手指感觉所能感受的;

 

而在传统脉中因为缺乏这些学科的知识,因此描述脉象的方式比较抽象。

 

例如传统脉学对涩脉的描述是迟细而短,往来艰涩,极不流利,如轻刀刮竹;

 

在系统辨证脉学中,“涩”是指血液流利度的降低,指下可感受脉管内血流层面和脉管内容物的摩擦力较大,运行艰涩,流利程度不及正常。

 

依照传统脉象的描述方式,学者会困惑,“涩脉”应该在哪感受?

 

而系统辨证脉学的描述方式直接说明了“涩”应该在哪个位置取脉、指下感受的应该是什么,让后学更容易学习掌握脉学。

 

感受脉象信息的方法

 

人体手指的感觉可分为深感觉与浅感觉,脉诊过程中常用的感觉有十四种(过后展开叙述)。这些感觉是人体的本能,而充分发挥与利用是进行脉诊的基本条件。

 

如何开发手指感觉并锻炼到精炼的程度是脉诊的关键。

 

齐教授通过探索、总结和实践,在临床脉诊教学中确立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即逐一感觉法。

 

通过意识将注意力集中于手指的某种特定的感觉,待诊完后再将注意力转移至下一感觉,这样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不受其他信息要素干扰。

例如寒热这一对要素,用的是手指的温度觉。

 

人体对于温度的感觉是十分敏锐的,只要天气温度变化,我们立即就能感受到外界的热或寒。

 

当我们手指对于寒热的敏锐度提高以后,就能感受到患者的脉是热的、寒的还是不寒不热的;

 

甚至手指敏感度更高以后,还能分辨出脉象里的温度是温、热、凉、还是寒,可以分化温度的高低,这就好像我们手拿个装满热水的水杯,我们立即能感受到水杯是热的。

 

而在传统脉学中,一般是多用以取类比象的方法,以感觉写感觉,往往给人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感觉。

 

从上一段文字中,举了涩脉如轻刀刮竹,如轻刀刮竹是一种取类比像的描述方式,或许这适合古代的人,因为他们一般都干过砍竹的活儿,但是现代的人,基本上没有体验过拿刀刮竹的感觉,因此对涩脉的感受更不可能通过这取类比像的方式理解。

 

就小编来说,我也没有机会砍竹子,我是通过学习了系统辨证脉学以后,体会了“涩”的感觉,从而去想象,原来这是用刀刮竹的感觉。

 

在系统辨证脉学中,“涩”是用精细触觉感受不同血流层面的流利度,而当脉管内的摩擦力增高时,流利度降低,有“咔咔咔”的感觉,就是涩。

 

感受信息的细化

 

传统脉学的脉象涵盖许多脉象信息,属于复合因素脉象,而系统辨证脉学中的脉象要素,每个要素都具有单一的物理属性。

 

例如,传统脉学中的“弦脉”,它的脉象描述是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齐教授发现,“弦脉”可以被降解成各别单因素脉象,即“刚、敛、直”三个脉象要素,说明弦脉可表现出血管壁的顺应性低,出现“刚”、血管壁扩张不及,表现“敛”、脉体的形态“直”,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进一步细化对“弦脉”的认识,补充完善传统脉学的内容。

 

独立脉象的发现

 

传统脉学28脉的脉象是通过位、数、形、势等四方面来体察;

 

系统辨证脉学是在继承了传统脉的位、数、形三方面,又另外提出了动与质

 

齐教授在这五个纲要的基础上,创立了25对脉象要素,当中有13对要素是传统脉学有提过的,另外12对要素是新发现。

 

例如寒热、厚薄、曲直等等,曲直指的是脉管呈现的形态,是直的还是曲的。

 

如果大家有注意,或者大家从看完这篇文章以后开始注意,有些人的脉管并不是直的,而是有弯曲的,就好像一条弯曲的小河似的。

 

 

 

系统辨证脉学在继承传统脉学的精华以后继续创新,究竟它有什么优势呢?

 

 

系统辨证脉学里最基本的元素--脉象要素即可以独立表征机体特定生理病理和心理特点,又可以组合成为“脉象系统”从整体角度全面反映人的身心状态、情志经历、西医疾病,将“脉-证-治”一体化。

 

 

例如“细”可以用来表征一个人的体质较弱,又可辨他的心理状态,细心胆怯或思虑操劳的人往往脉就比较细。

 

因此掌握“脉象要素”是契入“系统辨证脉学”的关键要点。

 

系统辨证脉学的系统诊断

 

通过采取脉象要素以后,可以组合形成脉象系统,进一步地分析患者的实际状况,系统辨证脉学的系统诊断包括了以下七个,即体质、五神、病因、病机、心理、经络及西医疾病。

 

 

这样的脉诊诊断模式,不仅能追溯还原疾病过程,让患者明白自己患病的过程,还能提示疾病的预后与禁忌,让患者获得更有效的治疗。

 

例如心理诊断,齐教授在系统辨证脉学体系下发展了心理紊乱状态模块。

心理紊乱状态主要可分为五种类型包括了郁闷不舒状态、思虑过度状态、烦躁焦虑状态、惊悸不安状态、精神萎靡状态。

 

每一种状态说明患者由于长期处于某个心情,长期累积就变成了一种状态。

 

例如一个好思虑的人,平时容易想多,长时间以后,他就会处在一个思虑过度的状态。

 

如果他失眠了,与不是处于这个状态的患者比较,他会更担心他的睡眠状况,每天到了睡前,他就会开始想今晚会不会又失眠、失眠怎么办,为什么失眠……

 

那如果通过脉象诊断,发现患者是处于这个状态,从心理紊乱角度出发加上他原本的体质、现状给予治疗,就能效如桴鼓。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患者本身并不会知道自己处在这样的一个状况,我们必须通过诊脉,在患者脉象里面发现特定的脉象要素,才能判断患者是处于这样的状态。

 

临床诊疗模式

 

通过诊察脉象之所得,总结梳理出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也就是说脉诊是服务于疾病判断分析和治疗过程的。

 

通过以上的诊断模式,再配合临床诊疗体系,医者可以提供综合身心并治模式,并采取现有的各种治疗模式,包括了中药方剂、针灸、推拿、刮痧、心理疏导等等。

 

 

例如上面举的例子,患者因思虑过度而导致失眠的,这是属于“形神一体”的诊断,诊断以后给予相对应的治疗可以针药同用,以达到解思定虑的效果,例如齐教授常用的半夏厚朴汤加减就可用于思虑过度而导致的失眠。

 

齐教授创立的系统辨证脉学脉学体系包括脉-证-治一体化,脉诊不再是一个辅助诊断手法,而是由四诊合参转为平脉辨证。

 

脉诊的对象是脉象,脉象特征与疾病的病因、病位、证候、病机之间具有明确的指示关系,正是因为这种指示关系,使得脉象能够成为辨证的指示灯。

 

通过脉诊分析患者的全病情,提供相应的治疗模式,不仅提高了中医诊断学中脉诊的地位,且让患者的治疗更具有针对性,达到更好的效果。

 

除了上图所标示的,实际上还有脉方相应,它遵循的规律是“证从脉出”、“方从证出”,因此就能组合成为脉-证-方的模式。

 

例如当患者整体脉象出现“稀”、“细”、“弱”“沉”的时候,可以说明患者血虚,医者可以以四物汤为底方,再根据患者局部脉象加以调整,如现“寒”,说明患者属于寒性体质,可在四物汤里加补骨脂等温阳药,调配出完全符合该患者的方药。

 

系统辨证脉学的治疗可以通过脉诊的指导进行多元化的治疗,对人体机体整体的调整;

 

传统脉学主要用于辅助诊断,与望闻问结合,四诊合参,用于中医辨证中做出对证候的判断。

 

由此可见系统辨证脉学相对传统脉学来说已经完善,可以独立用于诊断并指导治疗。

 

写在最后

 

系统辨证脉学在传统脉学的继承与创新下,独立发展成为一个可以平脉辨证,指导多元化治疗的体系,加上齐教授结合了科学、现代医学等学科,使用具有物理属性的文字描述脉象,并确立了脉象感觉信息的学习方法,让后辈更容易学习,并将之掌握应用于临床。

 

看完这篇文章,你有没有了解系统辨证脉学呢?

 

接下来的文章,小编会带领大家继续往前,进入系统辨证脉学的大门,敬请期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