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朋友圈被小儿流感的消息刷屏了!

各大医院的儿科都挂不上号,

甚至连儿科医生也感染住院了……

究竟“小儿流感”是怎么一回事呢?

什么是流感?

“小儿流感”是小儿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属于西医病名,在中医属“感冒-时行感冒”的范畴。

事实上,“小儿流感”的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各年龄段小儿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病,多与气候突变、寒温失常有关,如春季应暖而反寒,冬季应寒而反温等,非时之气夹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以冬春两季较为多见。

特点就是起病急骤,传播迅速,传染性强,前一阵正是赶上换季的时候,气温变化明显,加之其又易传染,所以导致医院儿科门诊爆满,朋友圈被刷爆!

“小儿流感”一发,家长们都着急了,小孩感染上的,就在忙着到处求医,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课业跟不上,要求小孩抱病上学写作业,往往这时候就很容易传染给其他小孩了~

那家长要如何确定自己家小孩发病了呢?

感冒症状包括了发高烧、发冷、头痛、鼻塞、流涕、咳嗽、打喷嚏。

重点来了!感冒其实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普通感冒,为冒受风邪所致,一般病邪轻浅,以肺系症状为主,不造成流行;另一种则是时行感冒,为感受时邪病毒所致,病邪较重,具有流行特征。风热感冒和时行感冒比较相近,都有热邪的存在,但不同的是时行感冒具有病毒感染的特征。

感冒如何发生?

感冒呢,就是一场以肺为主要战地的攻防战,“人体正气”即为自身军队,“风热”与“疫毒”是敌队,如果人体正气不足,相对虚弱的话,敌方不攻而破,或者军队力量虽然强大,但是敌方“疫毒”更胜一筹,将自身军队打得落花流水,那往往与肺关系密切的鼻、咽喉、皮毛等部位就会遭殃,从而表现出咳嗽、流涕、咽喉肿痛等一系列症状。

如何辨别风热感冒和时行感冒?

一般来说,风热感冒发烧不会过39摄氏度,小孩吹到风会不舒服,父母也会发现宝宝频频出汗、鼻塞,小孩睡觉时明显感觉呼吸比较不顺畅。时行感冒往往超过39摄氏度,甚至40摄氏度以上,小孩会昏昏欲睡,眼睛发红,甚至全身散布红点点样的疹。

系统辨证脉学脉象特征:

风热感冒

浮、刚、热、上、数、滑、寸脉麻点样 凸

浮说明邪从表入,正气奋起抗邪。敌方入侵的时候,军队出城迎战,故脉位浮,邪正斗争,往往就会表现出发热。风热外袭,肺卫不利。感受风热或寒从热化,腠理开泄,发热重而有汗出。敌方入侵体内,人体发烧,脉象表现“热”,那热气会蒸腾体内的水分,所以就会出现口干而渴的症状。痰黄,则“滑”“稠”。邪在肌表,腠理经络不通,脉管壁会有紧、直,硬绷的感觉。敌方入侵,侵犯头面部或身体上部,表现出头痛、鼻塞流脓涕,喷嚏,咳嗽。敌人侵袭头面部,连累于咽喉、扁桃体、下淋巴结等处,就会表现出红、肿、热、痛等症状,故寸脉偏上位置凸、麻点样。

时行感冒

动、热、数、凸、刚、疾、强、粗、进多退少

   “动”、“粗”:疫毒侵袭,火热燔炽,正气奋起抗邪外出,并有热气往外透。邪气就好像敌人,人体内的正气就好像保卫国家的军人,敌方入侵的时候,军人出列与之对抗,斗争激烈,热邪时时向外透发,脉管变粗,全身症状较重,壮热嗜睡,汗出热不解。这与上方风热感冒的区别就在于,时行感冒为邪毒,热象明显,全身症状重。

“热”“数”“强”“疾”:邪毒侵袭,热充斥体内,心率加快,导致血流快,压力大。当军队与敌对势均力敌,难分胜负时,战争往往就会打得很激烈,因此,可以在脉搏上摸到小孩的脉表现热、快、强而有力等。

“凸”:热邪属阳,阳热侵袭,头面部受害,所以目赤咽红。由于这场战争以肺为战地,因此往往侵犯与其关系密切的部位。

“刚”:当我方敌不过敌方而不慎被打伤时,受伤部位就会有伤口。人体肌表就是被害部位,表现为肌肉酸痛,脉管壁会表现的紧绷感、质地硬,好像铁线。

如何选择药物?

如果确定了是风热感冒,可以选择带有“银翘、金银花、牛蒡子”等字眼的中成药。

如果确定了是时行感冒,可以选择带有除了以上字眼再加上“板蓝根、大青叶、黄芩”等字眼的中成药。

儿推治疗

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推拿手法为主要手段,以预防儿科疾病及其和保健为目的的方法,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

选择穴位:

天门、坎宫、太阳、总筋、阴阳、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天河水、风池、肺腧。

按摩这些穴位可根据病情自行加减。(温馨提示各位家长:一定要去正规医疗场所就医哟!

 

一般小儿的生理特点特殊,他们的脾胃功能往往比较弱,感受外邪后往往影响中焦气机,容易导致难以消化

出现腹胀、没胃口,或伴呕吐、泄泻等症状,这时候脉诊功能就显现啦,食积的话,在小儿右关表现“滑、稠、强”,这时候,千万别害怕小儿饿着而逼着他吃,医者可以在方剂里面加减消食导积的药物或者通过儿推给予适当的治疗。

食积:四大穴位,依序推脾经→板门→胃经→大肠

唠叨两句

平时父母可以多带儿童去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天气变化,而增减衣服,千万不可时时穿得过暖。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小儿感冒更多专题讲座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