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华,女,1988年10月12日,籍贯山东,中共党员,曾在北京三零九医院工作4年,现任于山东济南钢铁集团肥城钢铁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护士长,注册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及护士长管理工作,对小儿推拿兴趣颇佳,自18年1月学习系统辨证脉学至今。

Q:李老师请问您是如何开始接触中医学习系统辨证脉学的?

 

我是一名护士,同时还是一个2岁宝宝的妈妈,2016年因宝宝成长过程中第一次生病接触到小儿推拿,即使当时什么也不会,通过网上买的一本书,自己照着葫芦画瓢,却意外的把宝宝治好了。

 

自此便比较迷恋,然而也出现了很多困惑,毕竟手法太多,也有时候并不是特别见效,遇到了瓶颈,比较迷惑。

 

然而,2017年9月份,一次偶然的机会,齐教授门下弟子,陈云博士来我院授课,师姐讲述了自己将诊脉与临床治疗相结合种种案例,感觉茅塞顿开,找到了问题所在。

 

我逐渐认识到推拿、针灸、经络疏通这些都是治疗手段,如果不能辩证清楚病因,即使这些手段用的再好,也是徒劳不对症,效果甚微,从那时起开始接触中医系统辨证脉学。

 

Q:您在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有什么新的感触吗?

 

我可以说绝对是一个门外汉,之前对中医的知识基本为零,大多数人认为中医很难学,很玄乎!

 

说实话我也这么认为。

 

但是,对知识的强烈渴望还是推动我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学习了。

 

如果,我单纯地学习传统脉学,我肯定什么也学不会。

 

自古中医摸脉,“胸中了了,指下难明”,只有中医世家,世世代代从医,老师一点一点教,或许还能学有所成。

 

但是,经过系统辨证脉学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还是很有感触的。

 

系统辨证脉学,它没有传统脉学那么笼统,那么看不懂,它将每一种感觉细化,转换为各种物理因素,各种我们可以描述出的感觉,即各种脉象要素,然后将这些要素进行组合,从而去辩证病因、病机等,指导临床应用。

 

遇到不少典型的例子,比如我家宝宝有一次发烧、拉肚子,口臭、拉屎也特别臭;

 

摸脉发现右关稠、滑、强、热;

 

判断应该是积食、消化不良;

 

使用补脾胃、助消化的手法后感觉可能发烧,一直留意观察,果不其然,夜间开始发烧,且上半身热,下半身凉;

 

判断是中焦枢纽出了问题,肺气不降,上下无法循环运行,心中大安,使用推拿手法退烧,同时配合补脾胃、助消化、止泄手法。

 

后2、3日不拉肚子,轻微发烧,反而开始咳嗽,观察舌苔极厚,右关稠、滑、强、热感仍很强,认为关键还是脾胃的问题影响到了肺;

 

所谓脾为肺之母,母子相连,母亲生病孩子肯定受牵连,必须找个出口,引火下行,遂艾灸肚脐和涌泉2日,咳嗽减轻,慢慢恢复。

 

Q:最近一期的线下初级班小测试中您以92分的高分荣获第一名,请问您在学习中是怎么掌握每对要素的指下感觉?

 

因为我处于临床,接触患者的机会比较多,刚开始我也什么也摸不出来,但是有机会我就去摸,摸的多了,也就能分辨出来了。没有什么诀窍,就是多摸,反复地摸,然后对照课本去理解。

 

Q:很多人都觉得学习脉学很困难,请问您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然后又是如何化解的呢?

 

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刚开始时,老师没有线下指导学习的机会,只是自己看书学习,自己去摸脉,很迷茫,自己的感觉与老师描述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一种,无法对应,也想过放弃。

 

感谢老师,清楚我们这些初学者的水平和现状,集中对我们线下做了指导,一下就解决了自己半年的困惑。

 

Q:感谢李老师的肺腑之言,最后您想跟正在学习系统辨证脉学的同道说的是?

 

我想说,感谢老师把我领进门,当然修行还要靠自己。我对自己也很有信心,即使后面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坚持挺过去,像老师说的,中医不是死的知识,让你去记忆,而是,自己碰到的问题,开动脑筋去想,去联系,我这么一个中医小白都能摸出些许脉象,同道们更要对自己有信心,我们一起将中医脉学传播到每个角落。

 

 

为自己,为父母,为朋友

学中医,习脉学

识别下方二维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