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这是大家早就学过的文章。选自《白鹤堂文录》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作者彭端淑。后面,作者对此发了不少感慨: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蔫。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说,好多事,不要等所有的条件凑齐了再去做。有时就晚了。

中医脉学的研究,应该说赶上了好时候。这个时候观望等待是浪费时间。系统辨证脉学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它包含传统和现代的很多脉学知识。我们宁肯做一个“贫僧”,也不要等“富起来”再行动。因为我在咱们沙龙里面听到最多的,就是“我初来咋到,经验不足”、“我还没学好呢”等等或是谦虚,或是观望的托词。柳洪胜老师有句话,叫做:讲课的不一定是老师。听课的不一定是学生。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带领大家学习的人”,领读、念书本的而已。或者干脆就是把字写到黑板上,大家看看。

说说这个系统辨证脉学究竟不同于传统在哪儿啊。这个体系,源于传统,但发掘出来好些独到的地方。记得春晚流行词:你摊上事了,你摊上大事了。人摊上事,是什么脉象?这两天遇到一个病人。人家是农村小老太太,没有“大事”,就是家庭纠纷。来看什么呢?来看肚子上鼓鼓囊囊的好几个脂肪瘤。脂肪瘤一般不用刻意治疗。可这个老太,几年间瘤体生长较快,更主要的是有痛感了。什么情况下有痛感呢?不关乎天气,只在心情不好时。那这就敢下手治疗了。我对她说,一,应该通过治疗减轻痛苦。二,确保瘤体生长速度不会太快。这些,中医应该能够做到的。那个脉象呢,就是“遇到事”脉。这里,我沿用的是系统辨证脉学的描述方法,而不是传统的脉学思路。脉中明显可以摸到“脉脊”。用传统脉叙述,可以是弦脉。可以是紧脉。因为老太有高血压,脉体弦紧。这里又把中西医汇通起来了。其脉,脉势明显是满而张的。绷直的脉管里面充满着焦虑和紧张。这就是手指摸到脉时的感觉。所以,我接下这个病人,而不像我的西医同行那样让她“不用管”。因为她的这个病明显是有病因的。

我是以柴胡疏肝散为基础处方的,加了个白蒺藜。病人用了七剂,反映疼痛减轻。连嗓子和脖子都细了。在她孩子去拿药的功夫,我了解到,她和两个儿子儿媳住在一个院子里,因为幼子腿有残疾,家中条件不是很好。她老伴脾气暴躁,她平日诸多忍让。现在做家长了,更要维护整个家庭的和谐,有气没地方发,典型的瘀滞为病吧。多年的积累,伴随痰郁成病。我虽然没有信心给她化瘤。但是一定会有疗效的。这个脉,大家会经常摸到的。只是,不要总是去想“弦紧”。按照系统辨证脉学的思路,可以有新的发挥。就是,在具体脉形的基础上,大家要关注脉象附加的东西。齐教授常说“意势”。他总强调学生的主观认识深度。是说,走到那一步,老师一点就开。一个转身的指示方向即可。而不是用拖车去拖你。

脉形,就是佛学说的“相”。人家慧能说了,“离相为禅”,不要“着相”。 关于这个脉象附加成分,我再举个例子。有个女大学生来看痤疮。小孩白白净净,就是在下颌部位有几个白头,面颊散在几个红点。小孩家境还好。但一到寒暑假回家,不久痘痘就起来了。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来看的。那个脉象,就是提示了病机。你说离家不过济南淄博之间,会水土不服吗?你说,回家吃的好,上火,可她回来“基本上不吃粮食”。她妈告诉大家的。脉象中是女孩常见的细脉,胃神根俱全,挑不出太大的毛病。可就一样,伴随着脉动,传来滞涩的感觉。脉象挺沉重,夹杂着高频波,这就是热象,内热的来源。大家怎么体会这个脉学呢?还是脱出脉形来想。系统辨证脉学在这里和传统脉学有一个优美的转身。它不想知道你是笙管笛箫,就是想知道你演奏的是什么曲。即脉象携带的信息。小女孩的脉象中透露出的就是情致不畅带来的郁热。治疗就很简单了,大家都是老中医。原因是什么,我不敢妄加揣测,毕竟我是看病的医生,不想打听别人的私事。但同伴反映说,小孩回家过节,并不想在家里呆,而是到超市打工一个月。

好,这个病例分析完了。再加深一个。有个女收银员,年轻活泼,笑声朗朗,走到哪热闹到哪。她经常来找我看头晕。第一次,我没放在心上,笑话她没病找病。但一摸脉,发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人,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快乐。也不是假的。是反差太大。那天和大家聊天,说到一个词“本色”。她脉象中,明显活得至少自己心理并不满足。什么意思呢?我们看她外表挺好,但实际也许不是那么回事。脉象中透出一种发自内心的不愉快。这里要说的是,我在叙述这些内容的时候,几乎没有想到具体的脉形。而只是回忆起了,她的脉,在给我讲述了什么。她脉中流露出的是一种苦涩。脉气并不流畅,小紧,气机失降。所以头目不清可以理解。我后来分析,她的脉象提示什么呢?并非生活不如意。而是期待值太高了。以她的性情,想高贵,但条件所限,只是普通一员。内心肯定有落差。处方,资下平上。这里提示大家,有些病脉,不要单纯看脉形,这就是系统辨证脉学的那个华丽转身。

 

天天在这说,起码让大家明白我们究竟哪里不同呀。系统辨证脉学的这些革新,不是虚妄的。大家不要以为是在标新立异。说,这是立个名目说教。说的平实一点,是提示我们注意脉象的附加成分。上升到哲学,就是“形而上”。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