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一些脉诊的帖子,下面常常总会有一些质疑甚至是诋毁。对于对中医了解不深的人而言,一根桡骨动脉,三指一切,就能断百病,似乎确实太玄幻,即使对我们学习中医的,也有那句“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说法。 

齐向华教授关于“系统辨证脉学” 重构脉学理论体系的研究里就曾提到过,由于古代客观条件的限制,传统脉诊的认知和分析方法难以深入、具体,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脉学体系的诸多不足逐渐暴露出来,如传统脉学的理论体系僵化,缺乏对现代相关理论的兼容;对脉象特征表述缺乏科学规范;脉象表征对象混乱,缺乏与症状或病机之间的特定对应;认知脉象的过程不符合现代心理学认知的基本规律等。

《内经》言:“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在心易了,指下难明”,有时候老百姓对诊脉的过分迷信及某些文艺、影视作品的过分渲染,这就在医患当中形成“深奥莫测”之感。也听说临床中会有患者,一进门就伸胳膊,让大夫“把脉”,啥也不说,问他就会说哪都不舒服,认为高明的医生,一“把脉”就能知病之所在,一副现场考核医生水平的样子。 

 “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为工而不知道,此诊之不足贵,此治之三过也”(《素问□疏五过论篇》)。善于诊脉的医生,能将一般疾病和异常的情况进行比较,揣度揆摸,来了解病情。如果作为医生,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及变化,就做推断,就是医生的责任了。

《景岳全书》曰:“凡诊病之法,固莫妙于脉,然有脉病相符者,有脉病相左者,此中大有玄理,故凡值疑似难明处,必须用四诊之法,详问其病由,兼辨声色,但于本末、先后、中正之以理,斯得其真。若不察此,而但谓一脉可凭,信手乱治,亦岂知脉证最多真假,见有不确,安能无误,且常诊者知之犹易,初诊者决之甚难,此四诊之所以不可忽也。陶节菴亦曰,问病以知其外,察脉以知其内,全在活法二字,乃临证切脉之要诀也”。

 “审察表里,三焦别分,知邪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脏腑”(《脉经》),才能对疾病作出准确的诊断。日常齐教授在诊治病人时,在重视脉诊同时,也会查看病人的病史主诉等基本情况,继而针对具体脉象表现出的病因病机,病程延续等问题跟患者做讲解和沟通。有时通过齐教授几句话的点拨,点出患者一直关注的问题所在,或者患者未曾注意到的心结,患者的心理就会一下子放松下来,这些在临床中我觉得都是学习之处,处处皆学问。

最初医生选用遍诊法,将头、手、足三部分的有关动脉全部诊察,张仲景提出三部诊法,诊人迎、寸口、趺阳三脉,经过《难经》、《脉经》的总结,最终寸口诊法被后世医家普遍采用。究其原因,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原穴所在之处,为脉之大会,而“肺朝百脉”,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血的运行都始于肺而止于肺,因此,寸口脉能够反映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血的病变。另一方面,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与脾同属太阴,与脾气相通,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脏腑气血的盛衰都可以反映于寸口。

而对于很多人质疑的另外一点:“寸、关、尺都位于同一条桡动脉,脉搏也是由同一个心脏搏动产生的,怎么会有差别呢?又怎么可能反映不同脏腑的生理病理状态呢?”记得曾有位老师这样解释过:“这和吹箫的原理是一样的,吹箫的时候气从竹管的一端吹进去,各个手指按的是同一根竹管,但是按在不同位置的孔所吹出来的音调是不一样的。”从这种类比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就让人豁然开朗了。

因此,我觉得脉诊的科学性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而言,都是科学的无疑。我想这些质疑的声音,更多是来自于对一些孤立的神化脉诊作用的偏向。一般说的一些“脉诊知百病”,我觉得是在正确经验的积累的同时,也收集另外三诊的信息。患者找医生是为了看病,除非他故意捉弄医生,否则至少会说一两句话,而这一两句话往往就是主症,也就是病人觉得最难受、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然后,医生通过观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捕捉到患者的神、色、形、态等信息,望诊就有了;无论是气味,还是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医生都可以在与患者接触时通过听觉和嗅觉获取信息,闻诊也有了;再加上切诊。这样,我们就有了望诊、闻诊、切诊和主诉等信息,在诊完脉之后,就具备了判断病证的基本条件。

周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