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评价)
系统辨证脉学线上课

从零开始的脉诊之路

价格 ¥ 2888.00

来去 : 上升支和下降支

高深:波幅

长短:波长

怠驶:传播速度

郁  沉脉多见,用行散升散药

识脉操作流程:横向:先外后内,纵向:浮-中-沉-中-浮

三个轴   顺着手臂的是轴位,垂直手臂的是纵位,平行于腕横纹是横位

纵位  浮中沉

横位  敛散

轴位  上下

脉体:粗细、曲直

脉搏波:来去、高深、长短、怠驶

脉壁:刚柔、敛散

血流:进退、强弱、滑涩、稀稠

常见错误:

未练要素,诊则求病。

奖赏效应(感觉不全)   遗漏要素

预设脉象,以证对脉

学习关键

分化手指感觉

降低感觉阈值(搭脉要快 不然手指疲劳)

逐步建立模糊判断标准

 

 

 

[展开全文]
  • 学习方法

1、逐一攻破

25对脉象要素练习时每次练一对要素,单一通道开放,逐个攻破。

如浮沉:三指指力轻轻下压,在浮位再继续施力,同时停留在中层,再加大力度停留在沉位。浮中沉层层去感知各项的信息。

2、对比

如曲直、寒热的练习

3、取类比象

来去:上升支、下降支

高深:脉搏波的波幅

长短:脉搏波的波长

怠驶:脉搏波起跳、传播速率的快慢

手的寸关比较粗,尺比较细(上粗下细)→蝌蚪(大脑袋小尾巴)

如再加上强下弱→肝阳上亢脉象

4、解析

对传统28脉用系统辩证脉学的要素进行分解组合

孕妇脉滑利:水湿代谢增加,所以出现了滑,但是充实,来去比较稳定和缓。

贫血病人:脉搏数,脉率快,血液内容物少稀。

芤脉分解:刚(表面张力刚)、稀(内容物稀少)、弱(压力小)。失血亡精

弦脉分解:刚(表面张力绷得非常紧)、直(如按琴弦,挺直的状态)

5、情境的再现

多临证、多切诊、多回放

6、学会体会脉势

脉体的上下之势、脉壁的敛散之势、脉搏波的来去之势、血流的进退之势(进三退一,有一种停顿的感觉)

  • 识脉操作流程

· 先总后分

如气郁。总体沉伏。气郁郁在哪儿,哪里的脉就比较沉。上焦—寸脉 中焦—关脉 下焦—尺脉

· 横向:先外后内

· 纵向:浮—中—沉—中—浮

          先轻轻下压,再逐渐施力到中位,再施力到沉位,按照浮中沉,再轻轻回抬到中层,再回抬到浮层。

· 脉体—脉壁—脉搏波—血流 进行感知

脉体:粗细、曲直

脉壁:刚柔、敛散

脉搏波:来去、高深、长短、怠驶

血流:进退、强弱、滑涩、稀稠

  • 常见的错误

· 概念不清,原理不明 [ 如血流疾缓与脉率迟数分不清 ]

· 未练要素,诊则求病▲(最常犯)

· 感觉不全,遗漏要素

· 预设脉象,以证对脉

· 环境不佳,虚静不达

  • 学习关键

1、分化手指感觉 [ 逐个攻破,感知异常的脉象特征 ]

2、降低感觉阈值

3、缩短反应时间

4、逐步建立模糊判断标准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系统辨证脉学创始人 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山东省基层名中医
博士 主治医师

课程特色

视频(46)
下载资料(1)
音频(40)